在学校进行有害生物防治(如鼠类、蟑螂、蚊蝇、白蚁等)时,需结合学校环境的特殊性(人员密集、儿童活动多、食品安全要求高),采取安全、环保且有效的方式,避免对师生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。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:
**一、防治原则**
1. **预防为主**
- 通过环境治理减少有害生物滋生条件,如封堵建筑缝隙、清理积水、垃圾日产日清、食物密封存放等。
2. **安全优先**
- 优先使用物理防治(如粘鼠板、捕蚊灯)和生物防治(如微生物制剂),减少化学药剂使用。
3. **分区域管理**
- 食堂、宿舍、教室、仓库等区域需针对性制定防治方案(如食堂禁用有毒饵剂)。
**二、重点防治措施**
**1. 鼠类防治**
**环境防控**:
封堵墙洞、管道缝隙(孔径>0.6cm需处理),仓库物品离地存放。
垃圾桶加盖,避免厨余垃圾露天堆放。
**物理防治**:
在非人员活动区(如仓库)设置粘鼠板、机械捕鼠器。
**化学防治(慎用)**:
使用抗凝血类鼠药(如溴敌隆)时,需固定投放在专用毒饵站内,标明警示标识,远离儿童活动区。
禁止在食堂、教室等区域投放毒饵。
**2. 蟑螂防治**
**清洁管理**:
每日清理食物残渣,排水沟保持干燥,缝隙用硅胶封堵。
**药剂选择**:
使用胶饵(如吡虫啉)点施于隐蔽角落(柜内、管道后),避免喷洒杀虫剂污染餐具或空气。
**定期检查**:
重点关注食堂操作间、宿舍下水道等区域,每月监测蟑螂密度。
**3. 蚊蝇防治**
**环境治理**:
清除积水(花盆托盘、排水沟),绿化区定期修剪,防止杂草滋生蚊虫。
**物理防护**:
安装纱窗、门帘,食堂配备灭蝇灯(距离食物加工区>1.5米)。
**化学防治**:
室外蚊虫高发期可使用低毒滞留喷洒剂(如氯菊酯),避开师生活动时段。
**4. 白蚁防治**
**定期检查**:
木质结构建筑(如图书馆、宿舍)每年检查一次,发现蚁路及时处理。
**专业处理**:
联系专业机构灌注白蚁防治药剂(如联苯菊酯),施工期间隔离区域并通风。
**三、安全与环保要求**
1. **药剂管理**
- 选用国家登记的低毒、微毒药剂,禁止使用敌敌畏、毒鼠强等剧毒药物。
- 药剂存放专柜上锁,远离食品和儿童活动区。
2. **操作规范**
- 施工时避开师生在校时间(如周末或假期),作业后彻底通风清洁。
- 喷洒药剂时覆盖食品、餐具,避免污染。
3. **死虫处理**
- 鼠尸、蟑螂等需用镊子或手套收集,密封后焚烧或深埋,避免直接接触。
四、应急处理
1. 化学药剂泄漏
- 立即疏散人员,用沙土吸附后装入密封袋,联系环保部门处理。
2. 师生接触药剂
- 皮肤接触:清水冲洗15分钟;误食:立即就医并提供药剂说明书。
**五、师生协作与教育**
1. **宣教活动**
- 开展卫生知识讲座,教导学生不随意触碰毒饵站、保持个人卫生。
2. **报告机制**
- 设置有害生物发现报告渠道(如后勤处),及时响应虫害问题。
**七、专业合作与记录**
1. **外包服务监管**
- 选择有资质的消杀公司,签订安全责任协议,明确药剂类型和施工范围。
2. **台账管理**
- 记录每次防治时间、区域、使用药剂及效果评估,留存至少2年。
通过综合防治和精细化管理,既能有效控制有害生物,又能最大限度保障校园环境的安全与健康。